Skip to content

论我的“技术”主管与他那套“乾坤大挪移”式指挥艺术

字数
872 字
阅读时间
4 分钟

都说软件开发是门艺术,那我们部门的王主管,绝对是其中的行为艺术大师。每次开会,他那双深邃的眼眸(其实是没睡醒)扫过我们这群代码民工,仿佛在审视一群即将被他施展“乾坤大挪移”的无知少年。

小王,你这模块的接口设计,不够“高屋建瓴”啊!要体现出“前瞻性”和“可扩展性”!——他大手一挥,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“高屋建瓴”的虚无缥缈。我内心OS:王总,我这接口就是个CRUD,您要我怎么“高屋建瓴”?难道我要预留一个给量子计算的接口吗?

还有那次,我们熬夜肝了一个新功能,上线前他老人家突然莅临指导。“嗯……这个按钮的颜色,是不是有点太‘理性’了?要不,我们换个‘感性’一点的?”我们面面相觑,心想,一个登录按钮,您要它怎么“感性”?是让它每次点击都发出爱的光波,还是每次报错都哭唧唧地弹出对话框?最后,为了不影响上线,我们默默地把蓝色按钮调成了……深蓝色。王主管满意地点点头,仿佛又完成了一项惊天动地的技术革新。

最令人发指的,莫过于他那套“把问题踢给别人,把功劳揽在自己”的“太极拳”法。项目延期了?“小张,你上次那个技术选型不够‘稳健’啊,导致了我们现在的被动局面。”需求反复改?“小李啊,你对业务的理解还不够‘深入’,没能提前预判到用户的潜在需求。”而一旦项目成功了,他总能适时地出现在老板面前:“多亏了我当初坚持的‘宏观调控’和‘战略指引’,项目才得以顺利推进。”那一刻,我真想给他颁发一个“奥斯卡最佳表演奖”。

我们这群苦逼的码农,每天都在他的“形而上学”指导下,用“形而下”的代码努力实现着那些“形而上”的抽象概念。他不懂代码,却能指点江山;他不懂架构,却能定义“宏伟蓝图”;他不懂用户,却能想象出“颠覆性体验”。

也许,这就是传说中的“无招胜有招”吧。毕竟,你永远无法跟一个连“bug”和“feature”都分不清的人,讨论代码的优雅与否。我们能做的,只有默默地在他那套“乾坤大挪移”的指挥下,把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,变成一个个勉强能跑的“奇迹”。

只希望有一天,我的代码能自带识别功能,当王主管靠近时,自动弹出提示:“警告!检测到非技术主管正在尝试进行技术指导,请立即规避!”

撰写